福建三明郊野国家地质公园

更新时间:2024-03-29

地质公园级别
国家级(2019正式命名)正名
所在地/隶属
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富口镇大佑山

三明郊野地质公园毗邻三明中心城区,有大佑山、万寿岩二个园区,面积47.67km2。该地质公园以大佑山白垩纪破火山地质地貌为主体,以山峰、崖壁和崖壁上的流水侵蚀沟槽为特色,兼有古人类遗址、岩溶地质地貌、花岗岩地质地貌和人文景观,是生态环境优良的综合性中型地质公园,具有重要的地学科考和旅游价值。在园区中,大佑山复式破火山形成历史记录保存完整,火山岩石类型丰富,火山喷发产物以火山碎屑岩占优势,环状、辐射状火山断裂发育,具有典型的火山地质地貌景观和形式多样的火山岩水蚀地貌景观。岩溶地貌分布于七仙洞一带。七仙洞是一个多层的廊道式为主的溶洞,蚀余构造发育,地下河侵蚀遗迹典型,次生沉积丰富多彩。特别是现代的岩溶作用现象,具有重要的地学科考和旅游价值。万寿岩石灰岩溶洞中旧石器时代遗址距今18万年,把福建古人类活动历史提前了十多万年。距今2-3万年左右的人工铺石地面,属国内首次发现,被评为2000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并成为国务院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主要景区

大佑山园区是地质公园核心景区,面积为46.33平方公里,分为七仙洞景区、小佑山景区、大佑山景区、瑞云山景区共4个景区。园区内分布有集火山岩相、火山机构和火山地貌类型发育完整的大佑山破火山,岩溶发育系统完整的廊道式七仙洞岩溶洞穴以及低海拔发育的千姿百态水蚀花岗岩地貌。

万寿岩园区面积为1.34平方公里,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渔塘溪北岸。发现于1999年11月,总面积1200平方米,发掘面积400平方米,共出土800多件石制品、少量骨器和20多种哺乳类动物化石,年代分别为18万年和2-3万年。

遗址有灵峰洞和船帆洞两个洞穴组成,其中灵峰洞发掘的人工石制品和动物化石,把古人类在福建生活的历史提前了18万年,填补了福建省考古学年代上的一段空白,也是华东地区第一洞穴型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船帆洞下文化层发现距今2万年的人工石铺地面,在全国尚属首次,世界罕见,被誉为“南方周口店”。曾得到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的亲自批示。该遗址被评为200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重要发现之首,2001年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公园特色

1.七仙洞瑶池

瑤池是由溶洞底板上流动的连续性片状流水中的碳酸钙沉积,形成的大型边石坝和钙化池。钙化池四周从洞壁溢出的滴水和流水沉积形成的石笋、石柱、石旗、石瀑布、石帘等钟乳石琳琅满目,精彩纷呈。从池口外溢的池水,沿缓坡沉积次一级边石坝和钙化池,形成“石梯田”景观。

2.七仙洞月亮湾

月亮湾是暗河沿石灰岩断裂、裂隙追踪侵蚀,逐渐形成S形弯曲的河道,流水的侧蚀作用,使溶洞顶板向河曲外侧(侵蚀岸)弧形弯曲,侧壁自上而下形成多级波状边槽。记录了溶洞随着地壳抬升,暗河逐级下切而逐层增高、加宽的发育过程。

3.七仙洞镇园玉罄

镇园玉罄暗河侵蚀石灰岩山体形成溶洞,残余在溶洞底板上兀立的孤立状石灰岩体,成为“溶洞石芽”。“镇园玉罄”为溶洞石芽,高1.5m,宽1.2m,厚0.7m。以掌拍之,发出犹如钟磬的悠扬之声,故称“玉罄”,是七仙洞的一大景观。

4.瑞云山避邪洞

避邪洞是崩落到山麓的巨大火山岩崩塌岩块堆叠架空形成的堆积穿洞,洞道迂回曲折、跌宕起伏。因位于瑞云洞山门之首,前人认为到瑞云洞进香礼佛、游览观光,穿过曲折清幽的穿洞,能消除忧愁烦恼,故称“避邪洞”。

5.瑞云洞

瑞云洞位于瑞云山山凹部,海拔320m,为发育于凝灰岩、含角砾凝灰岩中的大型拱形洞,新月形的洞体。洞口如刀削斧劈的峭壁上镌刻着“瑞云洞”、“有容”、“佛”、“油”、“米”、“柴”等宋、明、清摩崖石刻数处,为名山文化增添了不少秀色。洞内始建于宋代的木构庙宇佛道同堂,晨钟暮鼓,香烟枭枭,千余年来香火鼎盛。

6.瑞云崖

瑞云崖壁立千仞的瑞云崖海拔约570m,为石泡流纹岩、凝灰岩锥状山峰沿NW向断裂崩塌而成的近于等腰三角形的巨大崖壁,崖壁宽120m,高50m~60m。崖壁表面沿裂隙、节理产生凹片状、凸片状风化剥蚀和大气降水流水侵蚀,形成凹凸起伏的流水冲蚀凹槽和石脊,将崖面雕凿的似人状物,形象万千,壁上豆状凝灰岩、火山角砾岩、流纹岩等火山岩清晰可辨,成为一幅巨大的天然摩崖石刻,令人叹服大自然的造化之功,是瑞云山最著名的标志性景观。

7.万寿岩船帆洞人工石铺地面

人工石铺地面这片面积约120m2的卵石层为3~2万年前古人类为防止地面渍水、泥泞和方便活动,从洞外就近取材铺设的“石铺地面”,是古人类的一项创造性工程和宝贵的遗迹,彰显古人类从被动适应居住环境到主动改造环境的智力与能力的进化,是晚期智人向现代人迈进的光辉里程碑。

8.狮子抱球柱状节理

狮子抱球柱状节理形成柱状节理的岩性主要为流纹质熔结凝灰岩。其中大佑山西南侧坡壁上柱状节理最为发育,形成规模巨大、陡峭挺拔的柱状节理崖。柱状节理所形成的石柱主要呈四边形和六边形,直径一般0.4m~2m。远望纵面上的柱状节理,整齐、雄伟、壮观平面上看柱状节理,让人感觉自然之伟大、人之渺小。

9.万寿岩

万寿岩是兀立在岩前盆地的一座石灰岩孤峰,发育多层溶洞。盆地东、北为低山丘陵环绕,西南流淌着水宽流缓的渔塘溪。依山傍水的孤峰,曲折幽深的溶洞,郁郁葱葱的植被,是古人类理想的居住地。早在18~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期,远古人类曾在此择洞而居、生息繁衍。

10.大佑山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一座顶部平直、四周陡峭的大型石墙,长约100m,高约60m。经风化和大气降水侵蚀,石墙西侧崖壁被切穿,形成2个高大的石柱(依崖柱),大石墙缩短成为宽约70m的小石墙。风化剥蚀和流水侵蚀形成的流水侵蚀凹槽将石墙南面平整的崖壁切割成一条条凹凸相间的石槽与石脊,宛如一根根顶天立地的巨大石柱,石墙如同苍老而雄伟的古罗马建筑。凹凸有致的石槽与石脊在阳光的照射下,重重叠叠的阳光呈现出明暗波折变化,故称“阳关三叠”。

11.际岩峡谷

际岩峡谷受区域构造及火山构造控制,大佑山的火山岩环状、放射状断裂构造发育,火山岩中发育多组相互交切的断裂、裂隙和节理,它们纵横交错构成复杂的断裂系统,地表水沿裂隙曲折追踪,侵蚀下切,形成谷壁陡直,谷底高低不平,谷内宽十余米至百余米,横切面呈“V”型或“U”型峡谷。

12.大佑山“定海神针”

大佑山“定海神针”为火山岩体坡面沿NW向和NE向二组节理风化、崩塌而形成的一个巍峨挺立,气势磅礴的崖陡、顶斜的火山岩石柱。柱体高约100m,宽约30m,厚约20m。远而观之,如同凌空屹立的擎天巨柱,故又称“凌霄柱”。

13.大佑山百柱崖

百柱崖石脊突显的大佑山百柱崖为巨大的火山岩大崖壁,经片状风化剥蚀和大气降水汇聚的流水侵蚀,在崖面上形成凹凸有致的流水侵蚀凹槽和与之相间的圆弧形突起的石脊,远而观之,参差错落、排列有序的石槽与石脊,仿佛一根根拔地而起的巨大石柱镶嵌在壁立千仞的崖壁上,形成一种特殊的火山岩崖壁景观。

如有意见、反馈、侵权或投诉等情况,请联系
“扫黄打非”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24 闽ICP备2021017032号-4 huocheai.com 火车爱网 网站地图